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的负责任态度。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中国将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COP)发表书面致辞,就应对气候变化并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出倡议,强调要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和加速绿色转型。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正式开启,虽然市场初期仅纳入电力行业发电企业,但COP26和“1+N”双碳政策体系预示着,未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国内民用航空等七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将逐步加入全国碳交易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承担过量排放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成本。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和全国碳排放市场的完善,我国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主动向公众披露碳排放信息的渠道有两类:一类公司主要通过年报、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范畴章节披露排放数据;另一类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招商银行1等)除ESG报告外会另发碳排放专项披露报告,公布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计算数据和核算方法。截至2021年底,仅有约20%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气候变化、碳相关内容2,不同公司ESG报告披露环境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披露数据的种类也各有差异,这导致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仍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缺乏统一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标准。基于此现状,本报告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市值前100家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公司发布的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社会责任、ESG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根据公司实际碳排放强度、实际减排效果、数据披露质量和未来减排计划,对公司碳排放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并打分。本报告旨在通过多维度评级的方式提升公司自主披露碳排放信息的意识、提高公司碳排放信息的披露质量,推动公司侧碳排放数据披露格式的专业化、统一化和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