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5G正处于从上半场向下半场加速演进的关键阶段。5G上半场建设成绩突出,我国5G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4年8月,中国5G基站数已达404.2万座。
5G 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能力持续释放,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5G应用案例已超过10万个。
在长距无线通信方面,今年的5G标准迎来里程碑阶段–R18标准正式冻结。
2024 年 6 月18日16时30分,在上海举行的3GPPRAN第104次会议上,3GPPRelease 18 标准正式宣布冻结。R18不仅是5G标准的第四版,更是面向5G-A技术的第一个版本,预示着5G技术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5G演进的新阶段,5G-A被认为是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持续推动产业向6G 演进的关键技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面向更遥远的未来,有关于6G的暗战也已经在全球悄然打响。
2024 年11 月,6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2025年6 月份会启动6G的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2029年3月份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
展望5G下半场,随着网络升级、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5G有望迈向更大发展空间。为全面呈现5G产业发展面貌,智次方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历时数月编制完成了2025 年版5G产业全景图谱报告。
报告系统梳理了5G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与典型应用案例,重点关注RedCap在接入网的发展情况,分析了SDN、NFV、网络切片等在核心网中的部署进展,总结了5G专网、云游戏、智慧医疗等垂直行业创新应用的最新趋势。
在技术层面,5G网络架构持续演进,从独立组网向非独立组网过渡,基站形态从宏站向小站拓展,RedCap逐渐成为物联网的新选择。在产业层面,OpenRAN、核心网云化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通信、互联网、垂直行业融合创新步伐加快,5G+工业、5G+医疗、5G+教育等跨界应用日益丰富。
在商业模式层面,5G专网、虚拟专网等新型商业模式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打通产业上下游协作,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展望未来,随着6G研发工作稳步推进,移动通信产业将进入5G-A与6G发展交汇期,网络智能化将成为主流运营商战略投资布局重点。5G产业链各环节也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次方研究院将持续跟踪5G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为产业界、学术界提供前瞻性研究成果,助力5G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