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耗子

CAFF50:2022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附下载地址)

我国⾃从2000年正式进⼊⽼龄化社会以来,⽼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从长远看,我国将⾯临⼈⼝⽼龄化⾼原态势,养⽼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龄化⼯作做出批⽰;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龄化中长期规划》,将积极应对⼈⼝⽼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2⽉26⽇,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第⼆⼗⼋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
话,强调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2021年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龄⼯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党对⽼龄⼯作的全⾯领导,坚持以⼈民为中⼼,将⽼龄事业发展纳⼊统筹推进“五位⼀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战略布局,推动⽼龄事业⾼质量发展,⾛出⼀条中国特⾊积极应对⼈⼝⽼龄化道路。2021年12⽉,国务院印发《“⼗四五”国家⽼龄事业发展和养⽼服务体系规划》,全⾯部署“⼗四五”时期我国⽼龄事业和养⽼服务的发展⽬标和⼯作任务。
在⼀系列政策的⽀持下,我国养⽼事业取得了较⼤进展,⼴⼤国民的养⽼⽣活质量有了较⼤提升。但相对于国民多元化的养⽼需求⽽⾔,⽬前我国养⽼供给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龄化的压⼒和挑战下,利⽤⾦融⼯具和技术的媒介作⽤提⾼⽼年收⼊保障,化解⽼年风险,是适应传统养⽼模式转变、满⾜群众⽇益增长的养⽼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发展养⽼⾦融⽇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国民养⽼福祉。
然⽽,⽬前我国养⽼⾦融基础数据较为缺乏,这制约了相关研究迈向深化,影响宏观养⽼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同时,微观数据的缺乏也不利于⾦融机构开发相关养⽼⾦融产品以满⾜⼴⼤国民的养⽼⾦融需求。在此背景下,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养⽼⾦融发展的智库,中国养⽼⾦融50⼈论坛⾃从2017年开始,将建设国民养⽼⾦融数据库作为⼀项长期的重点⼯作,利⽤各种调研渠道,持续开展中国养⽼⾦融调查,从国民⾦融基础知识与风险认知、养⽼⾦融知识与教育认知、养⽼⾦融⾏为与偏好等不同视⾓出发,了解当前国民养⽼⾦融知识及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质量微观数据,为⾦融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持。
2017年,中国养⽼⾦融50⼈论坛联合中国家庭⾦融调查与研究中⼼、⼈民⽹共同发起“中国养⽼⾦融调查(CAFS2017)”项⽬,收集了国民养⽼规划情况和养⽼⾦融需求的⾼质量微观数据,完成了主要针对城镇居民的养⽼⾦融调查报告。2018年,中国养⽼⾦融50⼈论坛依托中国⼈民⼤学“千⼈百村”社会调研活动的调查数据,从农村居民的养⽼政策认知、养⽼保障制度参与情况和养⽼储备以及养⽼相关活动的参与意愿等⽅⾯,了解了中国农村养
⽼⾦融的发展状况。2020年和2021年,中国养⽼⾦融50⼈论坛持续推进中国养⽼⾦融调查项⽬(CAFS2020/2021),从调查对象养⽼⾦融素养与风险认知、养⽼⾦融参与情况及未来意愿、基本养⽼保险认知及参与情况等⽅⾯,全⾯了解中国养⽼⾦融的发展情况。2022年,中国养⽼⾦融50⼈论坛继续推进最新⼀期中国养⽼⾦融调查(CAFS2022)项⽬,聚焦于城镇居民的养⽼⾦融⾏为和养⽼⾦融偏好。同时,2022年论坛联合腾讯⾦融研究院同步开展了中国农村养⽼⾦融调查,进⼀步丰富了调查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探究城镇居民对养⽼⾦融素养与风险认知、养⽼⾦融参与情况及未来意愿、基本养⽼保险认知及参与情况等,试图描绘出我国养⽼⾦融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现状。该项⽬主要从需求⽅的⾓度,找出当前养⽼⾦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探寻提⾼居民养⽼保障⼴度和深度的可⾏⽅法,为今后我国养⽼⾦融的进⼀步发展和改⾰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和科学的政策建议。此外,本报告在部分养⽼⾦融⾏为⽅⾯增加了城乡之间的对⽐,这对于解决我国⼈⼝⽼龄化、提⾼现在和未来⽼年⼈的⽣活⽔平和质量、提升国民⽼年⽣活的幸福感,以及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完整报告(星球内用户在202年11月20日已可下载)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