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CASVI:2022中国ESG发展创新白皮书(附下载地址)

各国政策频出,促进 ESG 实践走实走深。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 年一些国家(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 ESG 信息披露方面的政策取得了实质进展。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 COP27 到各国气候法案与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施,形成了从全球治理到国家(地区)治理,再到公司治理层面的广泛共识。各国通过制定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 ESG 相关政策与推动碳市场发展等举措,层层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 ESG产品信息披露方面,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分别推进具有强制性的统一披露标准和指导文件,以促进 ESG 信息透明度的提升,挤压市场泡沫,遏制“漂绿”行为,保护负责任投资者。
全球 ESG 市场热度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降温,但依然保持净流入。经过 2021 年 ESG 投资的迅速增长,2022 年加入 PRI、TCFD 等相关国际倡议组织的机构数量持续攀升,全球已有近 5200 家机构成为 PRI 签署方,近 4000 家机构公开支持 TCFD 框架。ESG 金融产品市场规模在整体资本市场震荡调整中增速明显放缓,但相较于传统金融产品的净流出,ESG 产品资金仍保持净流入,显示出 ESG 产品的强劲韧性,彰显出 ESG 投资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长期价值。国际头部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 ESG 实践求新求变,从发挥业务所长转向强强联合的生态搭建,发挥了头部机构影响力的辐射效应。
ESG 在中国政策话语体系中逐渐主流化。中国 ESG 市场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政策推进。2022 年,有关政府部门纷纷出台 ESG 相关政策,明确对 ESG 理念的响应和支持,加快推动 ESG 工具标准化、产品多元化、信息披露强制化以及国际合作融通化进程。二十大报告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三新一高”发展要求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本质内涵高度契合,中国 ESG 政策体系正在日渐完善,并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先 ESG 议题与加强对联合国 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方面同步推进。
具体来说,过去一年中国相关 ESG 政策亮点体现在以下方面:出台新政策,推动 ESG 标准化发展;产品创新与试点示范,推动 ESG 创新发展;强化信息披露工作,推动 ESG 稳步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 ESG 标准协同。
中国 ESG 生态的参与主体日趋多元、活跃度提升,ESG 资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截至 2022 年 9 月底,中国内地 PRI 签署机构共 111 家,在净增 32 家的机构,有 22 家来自资产管理人。国内 PRI 签署方的资产管理规模从 2017 年华夏基金作为首签机构时的 3248.68 亿元,已增长至 2022 年 9 月末的 14.78 万亿元,5年间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从 3.54% 跃升至 55.91%。这表明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半壁江山”都主动遵守 PRI 原则。
中国 ESG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服务突飞猛进。2021—2022 年,ESG 标准、数据、评级和指数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中涌现,为中国 ESG 投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国内来自政府及监管部门、商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多方力量纷纷参与到 ESG 相关标准工具的制定工作中,各类 ESG 相关标准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多地兴建数据交易平台,为 ESG 数据流通与推广运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内市场 ESG 主题指数发布活跃。以中证指数、深证信息发布的指数为例,截至 2022 年 9 月底,两家机构累计发布 ESG 指数 36 只,其中半数为 2022 年新发产品

阅读完整报告

阅读完整报告(星球内用户在2023年1月8日已可下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幸福的耗子 » CASVI:2022中国ESG发展创新白皮书(附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