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附下载地址)

蓝领劳动者群体是中国经济最坚硬的基⽯,也是实现⾼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量。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速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确定性增强,对蓝领群体就业产⽣⼀定冲击。本研究聚焦于我国蓝领群体就业特征,对蓝领群体的求职需求、流动趋势、就业意愿、离职倾向、就业质量、岗位特征、招聘模式等问题给予全⾯和系统地回答。
短视频平台推出的直播招聘服务为我们了解蓝领群体提供了具有⼀定规模的研究样本。快⼿平台推出的“快聘”业务在2022年已经吸引了⽉度达2.5亿⼈次的蓝领劳动者参与,提供招聘岗位的企业超10万家。本研究依托快⼿平台蓝领群体调研问卷与社会调研,通过实证数据与调研案例分析蓝领群体就业现状。
中国蓝领群体的就业历程,体现了中国经济不断升级发展,蓝领就业总体向好的趋势。进⼊数字经济时代,各类新业态、新就业模式为蓝领群体增加了在城市⽣活服务就业的新机会。蓝领群体获取职位信息的渠道增多。⽹站、APP、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招聘媒介先后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更具真实性。在⾃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蓝领⽤⼯企业不断增加技术和⾃动化设备投⼊,对⾼技能蓝领劳动者需求不断提升。但是,⼀些蓝领就业中存在的⽭盾仍未完全解决。蓝领⻓期就业难与企业短期招⼯难存在⽭盾,蓝领群体需求不断提升与就业质量改善缓慢存在⽭盾,产业升级、产业链转移与岗位创造存在⽭盾。
从规模和结构看,我国蓝领劳动者群体规模达4亿⼈以上,占⼆、三产业就业⼈⼝的69.4%,在我国7.47亿就业⼈⼝中占⽐超过53%。通过调研数据发现,蓝领群体主要聚集于第⼆产业。40岁以上蓝领劳动者占⽐接近50%,平均年龄超过我国劳动年龄⼈⼝的平均年龄。招⼯企业所提供的蓝领岗位⼀般以初中学历为底线。蓝领群体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技能短缺现象,不仅基础技能与通⽤技能存在短缺,在特殊技能与专业技能上的短缺更为严重。
普⼯排在蓝领群体各类求职岗位⾸位。蓝领求职群体主要来源于⼈⼝⼤省、⽤⼯集中省份和⼈⼝流出省份,意愿⼯作省份主要为东部地区和沿海⽤⼯⼤省。
流动就业⽅⾯,蓝领劳动者选择流动就业和同城就业的⽐例相当。流动⽅向主要为本省和临近经济发达省,呈现由中⻄部向东部、内陆向沿海流动的特征。从影响蓝领劳动者流动的因素看,收⼊、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是推动蓝领劳动者跨省就业的主因。照顾家庭和客观因素是蓝领劳动者不愿意跨省就业的主要原因。
求职渠道⽅⾯,“熟⼈推荐”仍是蓝领求职主要⽅式之⼀。受数字技术发展影响,短视频招聘的⽐例上升迅速。蓝领劳动者认可短视频招聘平台丰富的招聘信息和岗位评价。
离职⽅⾯,收⼊偏好型蓝领劳动者更换⼯作的频率更⾼,⽽条件偏好型蓝领劳动者更换⼯作的频率相对更低,更倾向于⻓期在⼀家⽤⼈单位⼯作。此外,劳动者离职的成本和损失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阅读完整报告

阅读完整报告(星球内用户在2023年1月1日已可下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幸福的耗子 »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附下载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