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IPE:中国省级双碳指数研究课题组:2021-2022推进“双碳”务须全国一盘棋 中国省级双碳指数摘要报告(附下载地址)

2022年,全球气象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有常态化风险趋势,引发了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广泛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全球气候治理正遭遇巨大挑战,新冠疫情、能源短缺和地缘政治紧张等问题持续加剧,各主要经济体纷纷释放化石能源产能,以期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至历史最高水平1,2022年减排的不利趋势仍在延续。
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剧增的外部形势,中共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此前,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构建完成“1+N”政策体系,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方面要求“先立后破”,纠正运动式减碳,另一方面,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为客观反映我国“双碳”进展态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对2021年开发的中国省级双碳指数(PCNI)进行了升级,并以此对大陆地区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第二期省级双碳指数年度评价。
本期评价旨在通过收集公开数据,科学评估各省的“双碳”进展态势,有助于各地立足自身环境资源本底,结合各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能源结构等现实条件,找准定位,识别难点,抓住重点,结合自身潜力和优势推进工作,助力全国“双碳”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同时,梳理各省在“全国一盘棋”实现“双碳”目标中的进展,也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我国“双碳”工作的理解。
基于2021-2022年度省级双碳指数评价,课题组提出政策建议,即全国一盘棋实现碳达峰,既不能一刀切,也不宜齐步走,需要各省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资源禀赋状况,找准自己的定位,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路径和措施,主动作为,统筹联动,实现梯次有序达峰。为此应从认识层面、管理层面、能力建设层面为全国一盘棋创造条件。

阅读完整报告

阅读完整报告(星球内用户在2023年8月6日已可下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幸福的耗子 » IPE:中国省级双碳指数研究课题组:2021-2022推进“双碳”务须全国一盘棋 中国省级双碳指数摘要报告(附下载地址)